主产区托市范围扩大
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,截至10月25日,主产区中晚籼稻累计收购935.9万吨,同比减少84.8万吨,其中:安徽收购206.4万吨,同比减少58.2万吨;湖北收购336.3万吨,同比减少12万吨;湖南收购142.8万吨,同比增加29.3万吨。截止目前已共计四个省份启动了中晚籼稻托市政策。
根据已启动的安徽省来看,粮库开库后对当前市场稻价影响不大。从官方消息来看,安徽首批启动库点有564个,据调查安徽省中晚稻最低收购量预计有375万吨,收购标准为三等标准品中晚籼稻的具体质量标准为:杂质1%以内,水分13.5%以内,出糙率75%~77%(含75%,不含77%),整精米率44%~47%(含44%,不含47%);三等标准品粳稻的具体质量标准为:杂质1%以内,水分14.5%以内,出糙率77%~79%(含77%,不含79%),整精米率55%~58%(含55%,不含58%)。但从基层贸易商反馈,除去水份和杂质实际入库价格在1.21-1.22元/斤,国标三等粮,与当前米企收购价格持平。受2019年产中晚籼米走货不畅的影响,米企后市提价收购的意愿不强烈。待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省启动后,能够有效的推动河南稻价的小幅上调,毕竟该产区稻价持续低位徘徊,截止目前粮点与米企主流收购价格为1.16-1.17元/斤不等,国标三等,米企多压价收购,部分贸易商因外发利润低,多囤库未售,静待粮库开库收购。由于省际间运费成本高,也抑制了部分原粮的外流。